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32 点击次数:139
近期,德国两大权威媒体《南德意志报》和《法兰克福汇报》密集报道特朗普的"联俄制华"战略,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
这一战略被形容为"反向基辛格",试图重演50年前"联中抗苏"的历史剧本。
在当今中俄关系日益紧密、美国信誉持续下降的背景下,这种战略是否还能奏效?
德国媒体的密集报道,究竟是在挑拨离间,还是在发出善意提醒?
说起这位商人出身的前美国总统,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"异想天开"。
这次他又放出大招,打算玩一把"反向基辛格",想要拉拢俄罗斯来对抗中国,这操作可以说是把国际政治玩出了"商战"的味道。
但是这位"交易艺术家"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:现在可不是50年前了,想复制基辛格时代的剧本,这剧本怕是得重写。
德媒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朗普战略中的三大硬伤。
首先就是在经济基础上就站不住脚,美俄之间连个像样的经贸合作都没有,这不是在做无本生意嘛。
美国不买俄罗斯的石油,俄罗斯也不靠美国投资,这种"零基础"的合作关系,除了能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吹吹牛,还能有什么实质性进展?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特朗普为了实现这个战略,竟然开始了"七伤拳"式的外交。
逼着德国加军费、对加拿大加关税,连"老实人"特鲁多都被惹毛了,直接反手就是一套农产品制裁组合拳。
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现更是让人瞠目结舌,把盟友当提款机用也就算了,还搞出了一个被俄媒嘲讽为"21世纪版《辛丑条约》"的矿产分成协议。
这操作可以说是把"美国优先"玩到了极致,但同时也把美国的国际信誉玩到了谷底。
在这种情况下,普京凭什么要相信特朗普?要知道,普京可是在国际政坛混了这么多年的老狐狸了。
你今天能为了对付中国来讨好我,明天会不会为了对付别人就把我给卖了?
这种互不信任的关系,想建立什么样的联盟?这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吗?
特朗普的这套战略,简直就像是一个商人在谈判桌上耍小聪明,却忽略了国际政治中最基本的信任和互信原则。
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打得响,但显然低估了中俄关系的深度。
要说现在的中俄关系,可不是一般的铁。
瞧瞧这经济合作的含金量,简直就是实打实的"真金白银"。
光是能源合作这一块,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,数量之大,都能把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场都给灌成油田了。
"西伯利亚力量"管道更是一个超级工程,让欧洲那边看得眼馋不已。
更厉害的是,两国在金融领域玩出了新花样。
双边贸易中有60%都用本币结算,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美元。
这不就是在美元的地盘上开了个"破洞"吗?
在军事领域,虽然两国都说"不搞结盟",但合作频率可真不是盖的。
联合军演搞得比广场舞大妈跳舞还勤快,就差抱团去"尬舞"了。
北斗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合作,简直就是在太空"共享"地球村。
但是,咱们也得清醒地看到,普京可是国际政坛出了名的"平衡术大师"。
一边和中国称兄道弟,一边还不忘对西方释放善意,时不时就放个风说要和特朗普谈能源合作。
这边刚和咱们通完电话重申友谊坚不可摧,转身就去和西方眉来眼去。
这种"端水大师"的操作,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智慧。
如果美国真的解除制裁,莫斯科会不会来个"左右逢源"?这个问题值得深思。
但是,想拆散中俄这对"铁哥们",特朗普可能还是想得太简单了。
中国现在的实力可不是吃素的,内循环加科技突围的组合拳已经打出了成效。
芯片自给率都冲到30%了,新能源车更是把特斯拉逼得直叫苦。
关税大棒还没挥下来,生产线早就转移到东南亚去了,这叫什么?这叫未雨绸缪!
"一带一路"更是给中国铺就了一条走向世界的金光大道。
中东土豪们排着队要签基建大单,非洲兄弟们争着要合作,就连欧洲的匈塞铁路都快变成"中国制造"的样板工程了。
这种实力和国际影响力,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。
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场国际大戏的"旁观者"德国。
《南德意志报》和《法兰克福汇报》这两家德国顶级媒体突然密集报道特朗普的"联俄制华"战略,着实引人深思。
《南德意志报》可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严肃媒体,在德国的地位就跟咱们的《人民日报》差不多。
这家媒体一向以批评美国单边主义著称,当年就是它曝光了美国国安局监听默克尔的大新闻。
而《法兰克福汇报》作为德国保守派大报,经济报道更是一绝。
这次它们发声,可不是在看热闹,而是真的为全球和平操碎了心。
德国现在的处境,说白了就是"夹心饼干"里的果酱,上下两面都不好过。
瞧瞧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关系有多铁。
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占比都到20%了,差不多每卖5辆车就有1辆是卖给中国消费者的。
巴斯夫更是大手笔,直接在湛江砸了100亿欧元建厂。
中德之间的贸易额,都比美德之间的还高了。
但是说到安全问题,德国又不得不依赖美国。
特别是北溪管道被炸之后,德国人都快想烧柴取暖了,最后还得靠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救场。
这下可好,德国左右为难,就像是在钢丝上跳舞。
德国最怕的是什么?
就怕中美俄三个大国真打起来,自己连"看戏"的位置都没有。
再看德媒这次报道的内容,从中俄贸易额到军演次数,再到本币结算比例,都是实打实的数据。
这哪是挑拨离间啊,分明是在给各方提个醒。
要知道,如果特朗普真把中俄逼成铁板一块的"反美同盟",第一个遭殃的可就是欧洲。
毕竟导弹从俄罗斯打到德国,可比打到美国快多了。
国际关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,今天的铁哥们明天也可能成为竞争对手。
特朗普的"联俄制华"战略看似高明,实则是对现实的严重误判。
德国媒体的密集报道,既是对这一战略的质疑,也是对国际秩序可能失衡的担忧。
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,大国博弈早已不是简单的赢家通吃。
各方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,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。